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协会动态
王南杰 陈爱民 | 中国农民画的本色
——观“大地流彩——2024中国(南京)农民画优秀作品双年展”有感
来源: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2024年09月20日09:50
在中国绚烂的民俗艺术宝库中,农民画作为特殊的民间艺术,独树一帜,是“民间艺术的瑰宝”。农民画汲取众多传统艺术的精华,融会贯通而自成一派,成为众多民间艺术中的佼佼者。

中国农民画的本色

——观“大地流彩——2024中国(南京)农民画优秀作品双年展”有感

文 | 王南杰 陈爱民

在中国绚烂的民俗艺术宝库中,农民画作为特殊的民间艺术,独树一帜,是“民间艺术的瑰宝”。农民画汲取众多传统艺术的精华,融会贯通而自成一派,成为众多民间艺术中的佼佼者。

农民画一直被视为“下里巴人”之作,与“阳春白雪”的油画、国画等不能相提并论,登不上大雅之堂。似乎与生俱来的手工性、民间性、乡土性、实用性决定了它的命运和道路。在时代变革,突飞猛进的城市化进程中,几乎销声匿迹。同时,因为各界一直以来的偏见和认识的局限性,忽略了它真正的内涵和审美。在如火如荼振兴乡村,建设美丽家乡的运动中,在持续传承与保护非遗的热潮中,农民画作为珍宝得以被开发和利用,它的价值被发现,它的潜力被挖掘。它独特的原创性、意境美、粗旷美、通俗化,值得令人尊重和珍视。

传统农民画出自于农民画家之手,根植于农民的现实生活,有着深厚的民间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现代农民画拓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无论是创作者队伍,还是题材、风格、形式、审美,都发生了变化。时代的变革、材质的更新、技法的探索、形式的创新与完善使得现代农民画具有时代感和时代审美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大地流彩——2024中国(南京)农民画优秀作品双年展”如期开幕。展览汇聚了全国各地精选而来的农民画,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画作,较为集中的呈现了当今中国农民画的面貌特质。“大地流彩”带领观众探寻农民画的美丽与魅力。展览的综合场景布置与实物展示、图片讲解,也为观众理解农民画的成长发展历程,增加新的理解角度与内容。观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农民画的发展变化和农民艺术家们个体的思考。作品与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的时代变迁紧密相连,提升了观众的新的认知与审美。

王源 《盛世欢歌》 黑龙江省

一、地域性

“生态环境”影响民间民俗文化,影响造型艺术,在特有的农耕文化背景下,一方土养一方人,农民画的特质在关注地域环境、历史文化、水土人情的多方因素的基础上,对所在的现实生态文化环境寻求源流和解读。独特的生活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民俗形象和民俗意识,影响区域内的民间艺术的风格。农民画在百姓生活中孕育、发展和传承,既满足了人们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也成为当地民俗的一部分。它特有的造型内容和表现形式作为民俗文化直观表现的物质载体,呈现出特殊的艺术特征。

二、原创性

农民画的原发性、原创性、原生态,淳朴而自然。农民画的创作呈现浓郁、鲜活的生活气息,表现农民生产劳动、田间地头、乡村美景、节日民俗、庆祝丰收以及农村不断涌现的新景象、新事物,农民画成为农民意识形态变化的记录者,寄托农民心中的美好愿望和梦想。这也是其价值所在。农民画在无拘无束的表现中,个性语言越来越丰富。无论是“形”的夸张、变形、怪诞、诙谐、生动;还是“色”的热烈、鲜艳、和谐、明快,农民画随性浪漫、欢快的意境、昂扬饱满的情趣,是具有开发潜力的艺术宝库,是蕴含丰富历史文化符号的艺术资源。

解善彪 《蚕桑富梦》 江苏省

三、写实性

农民画的写实特征,是不拘泥于物象的真实前提下予以写实性表现。具象的人物、动物,牛羊鹅鸡鸭鱼虾、瓜果蔬菜,小桥流水,树木葱郁、荷花莲藕、芦苇旷野、稻谷花香,蓝天白云,一幅幅田园牧歌似的画面,美丽乡村风光无限。描绘不求形象逼真,但求生动、有趣,特征明显。人物、景物没有细部的细致刻画,但保留了细部的特征和概貌。同时,形成符号化和装饰性。

四、夸张性

农民画艺人依据独特的视角,不受客观物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根据生活和视觉经验,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造出多样而生动的形象,不受物象原型的束缚,抓住对象的典型特征,用夸张方法对物象的结构特征和动势特征予以表现,达到既形似又神似的效果。既符合自然规律,又具艺术形式美规律,淳朴浑厚、风格浪漫。通过抽象与提炼,提取生活中常见的民俗典型符号,以进行创造性的重新组合、再造。

五、象征性

农民画表现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休闲娱乐,体现农民的民俗文化、观念和情感,被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梅花是自强孤傲的象征,竹子象征淡泊高洁。通过抓住物象的意义与内在精神,高度简化、抽象,保持原来的特征以唤起人们的回忆和想象。一是形象的直接寓意,铜钱、元宝、瓜果;二是象征和替代,猪羊牛鱼,比喻富足美好、吉祥,稻谷、小麦寓意丰收、圆满。福禄之喜的蝙蝠和鹿,长寿的仙鹤和松柏。农民把对生活的期望和生命的敬畏,自身的功利意愿和要求作为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的标准,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唐菲菲 《河清海晏鱼鸭肥》 广西壮族自治区

六、装饰性

将不同的形体综合在同一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富有多重含义的视觉形象。画面中,既有现实的人和动物,又有想象的龙凤神兽,还有各种抽象图形,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农民画艺人通过摄取最富特征的动态和外形,追求一种平面化的装饰性的图中有图、画中有画的景象,局部和整体的结合,幻想和真实的交织,抽象与具象的融合。看似简单、平淡无奇却多元、神秘、怪诞、矛盾,形成了一个独有、奇特的艺术氛围。不仅整体视觉效果强烈、更是对客观世界表象的超越。

农民画艺人还多以视觉经验和程式化的方式来表现形式和色彩的变化。既有感性的认识,更有理性的思考。以线构形、以面涂染、以色衬图、以线托色,晕染与厚涂相结合,点线面交融,取得色彩丰富、形式多样的和谐统一的效果。农民画讲究色彩的艳丽和对比,依靠水粉色的不透明特质,将晕染的效果与粉色叠加、厚涂的效果结合,层次分明、变化微妙,自然物象与艺术抽象结合,写实造型和联想表现融化,画面生机盎然,别样风采。

柯亦斌 《年年有余惠见未来》 福建省

七、平面化

忽略透视,不受立体空间的约束,天马行空,任意而为,随性而为。大小远近,具象与抽象、实物与点缀、主体与配角、人物、景物、道具完全按照画面的需要,主题的需要安排和配置。以剪影的方式,提炼和概括,在轮廓和结构上寻找物象的特点予以描绘,在获取平面化的形态里,变形、添加相关的元素形象,辅以渐变处理和填色平涂、线描勾勒的手法,形象简约、质朴、夸张,有韵味、有趣味。既有固定的套路和格式,约定俗成,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既符合生活逻辑和艺术逻辑,又在创作中常常违背和偏离正常的逻辑。

八、通俗化

农民画的题材、内容与表现形式,具有通俗易懂、简单明白、喜庆欢乐、质朴天然的特点。民艺学专家张道一说,“民艺就是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民艺”。农民画扎根于民间生活,依托于传统民俗文化,被赋予了人们真实的情感体验,成为人们表达情感、寄托希望的物质载体,这便是农民画的魅力所在。它传递了农民的心声,传达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倾注了艺人的情感和心血智慧,显现出艺术品的生命力,也使得艺术品具有艺术性的同时,平添了世俗性。

朱碧云 《山乡笋季无闲人》 浙江省

九、现代化

适当借用现代文化元素来寻求自身形象的转换,多元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不盲从,不随流,注重保护农民画的本来面目,积极探索未来的商业化发展,创立品牌,打造推广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民画品牌化形象。同时依托当地有利的旅游文化,民俗体验活动项目,延伸农民画产业更多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扩大衍生品,促进生产和销售,带动区域经济和文化更大发展。

注入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现代文化的气息使其在现代生活中重置,融入现代和未来的生活中,让这朵奇异的农民之花,得以延续原生态根脉,创造符合现代人审美的经典之作,满足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以及理想和心灵寄托。

随着时代审美的进步、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凸显创造、创意、设计的民族性、个性化、文化性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如果将农民画的创作理念和造型语言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与现代化的进程节奏和现代意识融合,农民画以多元化的方式存在及发展,继承、探索、创新,且能够保留农民画作为民间艺术原有的韵味,必将缔造新的辉煌。

赵丁玲 《哩哩美》 海南省

作者简介

王南杰,教授,南京晓庄学院非遗文创研发中心主任,省文旅厅非遗评审专家。

陈爱民,教授,南京晓庄学院省非遗研究基地总负责人,江苏省侨联非遗专委会主任,省文旅厅非遗评审专家。

Baidu
map